新闻

2022年8月
教育传媒到校直击 - 2022年8月
三层架构跨学科STEM课程 孕育学生 科普研习兴趣
香海正觉莲社佛教黄藻森学校早于1998年已获教育署选为资讯科技教育先导小学,十多年来累积了丰富的电子教学经验,支援配套成熟。徐剑校长及教学团队预视廿一世纪教育需要,于四年前积极推动STEM教育普及化,将创意学习元素融入课堂,进行全校跨学科学习,照顾学生的多样性,以建立学习成就感,助他们将来无惧迎接挑战。
提供多元创科经验 师资实力备受肯定
在STEM教育推广初期,学校已经在政府资助下设立STEM Lab并购入机械人套件,与不同的专业机构合作,提升学生学习程式设计及应用机械科学的兴趣,以实践STEM的教育理念。徐校长指出,在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搭建机械人方面显露出极高的天赋,因此与教师团队商议后,便采用「三层架构推行模式」推展校本STEM教育,给予所有年级的学生更多创意科技的体验,让他们升上中学、大学后,都拥有足够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。
要有效推动STEM发展,除了良好的课程安排,老师的教学质素同样重要。近年教师团队曾先后于资讯科技教育领域中荣获「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」、「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」、「世界信息峰会大奖」、「微软Microsoft创意教师比赛」香港区冠军等奖项,教师团队的实力备受肯定。
善用丰富资助 培育逻辑思维
为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及解难能力,学校在优质教育基金(QEF)及办学团体的资助下,与乐高教育(LEGO Education)合作,引入「跨学科乐高LEGO STEM校本课程」,并于校内设置乐高科普教室(LEGO STEM Lab)。课程以「主题式学习」的形式,有助学生在探索与主题相关的概念下,联系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与能力,发展综合学习的概念与技能,令他们的学习更为全面。「透过LEGO STEM课程,老师能够将不同课题连结至日常生活,让学生借着搭建模型及编写程式,强化对事物的观察,深化课堂上的知识。」
以四年级为例,以往常识科在教授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课题时,只能以影片的方式向学生讲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及理论,学生难以理解背后较抽象的概念,导致知识难以内化,流于片面。然而透过LEGO STEM课程,学生需要动手制作地震模拟器,让他们得以理解地壳移动的原理。过程中,电脑科亦会教授学生程式编写、感应器的基本原理、系统测试及改良,让他们能够模拟不同规模的震级。及后,学生便需要制作三款不同的防震房屋,当中扣连了数学科面积、对称等课题,透过对比不同设计的防震房屋,强化他们对抗震房屋结构的认知。「整个过程渗入大量科学探究的要素,如猜测假设、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、分析与表达等,这些是以往课堂单向式授课未能提供的学习经历。但现在借由LEGO STEM课程,学生能够化身成探究者,活用LEGO组装及测试,将自己的意念呈现,无形中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及自主性。」
徐校长指出,各学科的教师团队在相关学科发展上均具有前瞻视野,因此在六年的小学学习中,学生能够按部就班地发展综合和应用能力,及培养他们对自然、科学及科技世界的学习兴趣。学校已连续4年在First LEGO League比赛中取得香港区冠军佳绩,在疫情前更两次代表香港前往美国休士顿参与国际性比赛,与世界各地尖子进行交流。
统整常识科框架 建立科探精神
除了引入崭新有趣的「跨学科乐高LEGO STEM校本课程」,学校亦优化常识科原有课程,进一步协助学生建构科学及科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。「常识科一直都涵盖不同范畴的科学知识,因此老师根据不同的学习单元,设计校本的STEM研习活动,透过手脑并用的学习活动,提升学生的观察及组织能力,激发学习动机。」另外,学校亦定期举办STEM Day及全方位学习日,配合户外学习活动,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建立科探精神,提升学习层次。
改革电脑科课程 建构编程基本功
STEM强调学科知识与实务技术的结合,着重动手实作,而编程便是其中最为普及的实作技能之一。徐校长亦有感电脑语言在未来的重要性,于电脑科课程渗入编程元素,学生自初小起便会学习使用Scratch Jr.及Code.org。学生只需要利用平板电脑输入简单的指令,便能制作动画及游戏,让学生能感受到实际应用编写程式的乐趣,并奠下良好的编程基础及计算思维。及至高小,老师便会教授进阶的程式编写软件Scratch、3D立体几何图形设计等,鼓励学生创意思维,将想像化为真实。
与此同时,学校在「百仁基金」的支持下,于四至六年级推动「Micro:bit童拥AI普及课程计划」,学生需要利用Micro:Bit微电子板及传感器,以编程控制不同的物件运作。学校致力推动STEM教育及分享学与教成果的经验,亦荣获Microbit: Champion School专业认证。
走出课室 应用实际科技
在推动STEM普及教育的同时,学校亦建立人才库,期望为有兴趣及能力的学生提供更适切的STEM延展活动,发挥他们独特的天赋。学校透过与大专院校及机构合作,包括「中银人寿小财智编程师」、「机械人科艺及绿色创意科普计划 X CUHK」等,让学生能够学习更多课本以外的创意科技,提供更多展示平台。「其中与ARUP奥雅纳工程合办的『小小城市设计师』计划中,学生除了能学习3D打印技巧外,还可以与工程师及建筑师互动,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感应器及智慧城市的设施,让他们意识到STEM与现实生活的密不可分。」
跨境学习同样是重要的学习经历之一,因此学校积极举办不同的STEM游学交流团,让学生走出学校,了解各地的STEM发展。以新加坡STEM游学交流团为例,学校特别安排学生参与「F1 in school program赛车初体验」学习空气动力学,又到访新生水展览馆,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等,增强学生在STEM方面的世界观。